close

※本文為旅美學長小耿于美國當地合法用槍之心得分享

今天帶著 M700SS .308 去參加第一次的 Modified F-Class Match.

地點在 Quntico,VA 的 Marine Corps Base, 簡單來說就是陸戰隊的場地.
此基地提供許多個靶場, 其中 Range 4 是最大最長的一個, 長度達 1000 碼, (應該)是用來訓練狙擊手的場地.

Range 4:




衛星圖:



Modified F-Class 算是從 NRA F-Class 修改過來的, 最大不同的是 Modified F-Class 允許賽中 coaching,
也允許對槍枝進行改裝升級. F-Class 大致上分成 F-Open 跟 F-TR (Target rifle) 兩個組別;
F-TR 口徑規定只能用 .223 或 .308, F-Open 則沒限制, 只要不超過 .50 均可.
常見的 F-Open 口徑大概有 6mmBR, 6.5x284, 7mm mag, 300wm, .338Lapua 等.
一般來說 F-Open 成績會比 F-TR 來得高一些.

Modified F-Class 基本賽程為三個流程:

800 碼, sighters 無限制, 15 發打成績, 限制 30 分鐘.
900 碼, sighters 限兩發, 15 發打成績, 限制 20 分鐘.
1000 碼, sighters 限兩發, 20 發打成績, 限制 20 分鐘.
(sighter = 歸零彈)

所以總共射擊五十發, 滿分 500, X ring 數則另外計算.
每個步驟前允許有五分鐘的 Set up.

計分表:



靶紙規格:
X Ring: 5" 直徑 (0.5 MOA at 1000 yards)
10 Ring: 10" 直徑 (1 MOA at 1000yards)
9 Ring: 20" 直徑 (算是人的上半身寬吧)
8 Ring: 30" 直徑
7 Ring: 44" 直徑
6 Ring: 6 foot 方形

F-Class 官方靶紙:



由於本日沒有提供付費的 target puller, 所以二十幾位參賽者分成了兩批, 第一批分先進行比賽, 第二批則負責推靶,
等到第一批完成比賽後再交換過來. 比賽時又分配成兩人一組, 一人射擊, 一人觀靶記錄成績.

800 碼 line 一景:


我的 partner Mike 與他的 M700 custom:


我自己的 rig:


1000 碼 line 一景:



既然是 USMC 的場子, 開賽前主辦人都得用無線電跟 USMC 通報靶場狀態, 各個路口匝門是否都封鎖好.

我是第一次參加這個比賽, 所以我的同伴 Mike (他是 Firearms instructor 兼主辦人之一) 賽前跟我詳細解說了比賽流程跟技巧, 賽中也教我也樣作補償, 我相當感謝這位大叔的熱心.
800 碼線我第一發的 sighter 不知道打到哪, 後來 Mike 幫我找出問題, 原來彈道軟體少估了 3 MOA (這邊有點懷疑是 cold bore 效應, 或者是之前 100 碼歸零沒做好, 當然也可能是彈頭廠提供的 BC 不正確).
800 碼歸零好後, 基本上 900, 1000 碼的相對補償就精確無比, 真是詭異.

800 碼射擊難度較低, 我還曾出現過 X Ring 三連發; 換到 900 碼線就能明顯感受到風偏的不可預測性, 1000 碼就更不用說. 今天環境風速為 10-15mph, 風速跟風向都不穩定, 常常碰上作了風偏補償後, 下一發就偏到相反方向去的囧況.
從這三種不同距離, 共 50 發射擊過程中我能充分體會: 實際作戰中在沒歸零的情況下, 要第一發就命中敵人的機率實在太低.

除了基本比賽流程外, 我還想提的就是, 這個比賽相當耗體力. 今天在氣溫接近 90F 的大太陽直曬先不用說, 每個射手還得提著自己的裝備在靶場上遷移. 我自己帶的三瓶水轉眼之間就沒了, 而且比賽打 3 小時, 之後還得作靶溝勤務 3 小時, 加上中途一些短戰的停火時間, 共連續 7 個小時要撐在靶場上.
另外我在打完 800,900 碼線, 肩膀已經疼的不得了, .308 後座力仍不容小覷. 最後 1000 碼線射擊時每一發都讓我很痛苦萬分...

最後成績很滿意: 468-8x


推靶勤務的一景



其他心得:

1. 我用的 185gr 彈頭表現相當好, 初速不高才 2550fps. 我的同伴 Mike 射擊 .300WM 200gr 3000fps 成績只跟我差不多而已, 證明高藥量威力強並非就能打得準, 槍喜不喜歡該設定才是關鍵.

2. 今天算是替 BALS-MK2 貼腮沙包實驗了一下, 大致上還不錯, 只是覺得此沙包還是適合作戰時用, 穩定度沒有純正大型後沙包好, F-Class 這類的定點射擊會吃虧.

3. 我的射擊耐力嚴重不足, 每個靶線僅前五發是很穩定的擊出, 後面幾發開始被手抖, 肩膀酸痛, 跟呼吸急促等問題嚴重干擾 (每一個抖動就有 0.5MOA 大小), 這部分還需要加強.

4. 這次透過觀靶鏡不僅看到了 bullet trace, 居然連彈頭形狀都很清楚看到了!! 這是前所未有的難得體驗.

5. 我透過我的 Scope 22x 倍率下一千碼的靶圈仍然非常小, 不過解析度夠高所以瞄準完全沒問題. 另外像是 NF 這麼好的鏡子, 觀看一千碼的靶圈時仍然會被大氣干擾, 產生一點幻象, 真不曉得低階的鏡子要怎樣才能瞄到 X ring.


同批其他人的用槍:

上面上支 M700 Custom AICS


Savage FTR

頗誇張的遮光筒


Tikka T3:


McMillan 槍托 (口水~)


AR(?)15


另一批射手的用槍沒機會拍照, 不過有看到有人拼了一支 M40A1, 還有一支軌道砲的樣子 XD.


1000y line 射擊
影片尾端有靶溝升降靶的特寫
 


小弟的 1000y 前半(獻醜了..:$)


靶溝勤務標準示範



--
剩下想到什麼再補上去, 感覺漏了很多細節

 

 


 

本文原著:小耿

本文張貼:艾斯

本文同時刊載於軍火酷論壇  http://www.arms-cool.net/forum/thread-64177-1-1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政大特機隊 的頭像
    政大特機隊

    政大漆彈暨生存遊戲社 § 政大特機隊

    政大特機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